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知道了

目录

升序 倒序

符箓魔方 共1132章

目录
阅读设置

阅读设置

手机阅读
加入书架
回到顶部

第二章 叠符术_符箓魔方

  • 书名:符箓魔方
  • 作者:巡山打伞
  • 本章字数:3991
  • 更新时间:2025-05-17 18:06:48

  回到自己住处,手里一卷书籍,这是符箓学宫内部藏书楼道书、秘术指引,总共有6册之多,他一并带了回来。

  准备花上点时间来研究这个,飞雷真人赠送的“五七架符解”还在囊中堆灰,时间实在紧凑的很。

  过了两日,张麻买了四色点心,来到“飞来峰”,寻找丁小小。

  哪曾想,丁小小投影之地回归后,就被家中老祖带走,不知去向。

  张麻托人四处打听后得知,听说丁小小家族中老祖见过丁小小后,不知道为何发了脾气。

  前几天带着丁小小去往海外,说是有什么机缘。

  张麻心中阴霾,他估摸此事定与自己有关,有些后悔,当初应该先去找丁小小,再去符箓学宫的。

  回到听竹轩,挂上闭关招牌,闭门不出。

  柳之怠带着清净师姐来过两次,见听竹轩紧闭楼门,只好离去。

  两年后。

  听竹轩静室中。

  张麻法力运转呼吸,淡金色云烟笼罩口鼻,随着呼吸翻涌着。

  先天境第二阶段坐忘!

  这个阶段对修行者帮助并不太大,只是略微加强了神通、技能的威力。

  之所以与胎息有所分别,是因为到了坐忘阶段,修行者每日运转周天的次数能多上一轮。

  由胎息境每日一次运转大周天,到坐忘境每日两次运转大周天,实实在在提高了功法运行效率。

  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即使成就元神,每日行功次数只有两次,不会提高次数。

  气息滚动如珠,顺着大周天运转规律有序地运行着。

  因归属于上清一脉,传承自灵宝天尊,其色元黄。

  淡金色的法力是先天一气宗的特点。

  张麻神念随着气息的运行运转着,不闻外界丝毫反应。

  这也是坐忘境的特点,取自在安宁,物我两忘之意。

  先天一炁精华尽数转化为法力,一点一滴的提升境界。

  而一些随着先天一炁运行的未被吸收的清浊之气则被吸纳入身体,打磨肉身。

  “咝”地一声呼吸。

  周天运转结束,张麻缓缓睁眼醒来。

  起身走出静室,门外艳阳高照,伸了个懒腰,活动着手脚。

  沏了一壶茶,坐在庭院中的桌旁,自魔方中取出一柄折好的符剑来。

  这是他用5张符纸折成,拿在双手中,分执两端。

  法力涌动间,手指节点亮起,法力自双手灌输进符剑。

  神念为笔,法力成墨,神念牵引法力顺着符纹走向缓缓前行,这是叠符术。

  原本是在符纸上对原本的符箓进行叠加,促使符箓威力提升。

  但张麻自从有了折纸术,就一直将折纸术与符箓以本命符“如意”特性,将二者融合在一起。

  好处是这被他命名为“折符术”的技能威力数倍增加。

  缺陷是他无法在已折好的符箓上进行叠符术,而这又限制了他的符箓技能,张麻头痛不已。

  这两年的时间他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这“折符术”上了。

  好在经过长时间反复的研究及实验,他终于找到了叠符术的另一种施展方法。

  以神念为笔,法力为墨,牵引叠加符箓,经过数不清的失败。

  终于在一个月前,他能顺利地完成一次叠符术了。

  但这远远不够,每一转叠符术的起效,需要反复叠加9次。

  等9次叠加后,气机勾连才算是完成一转叠符术。

  今天就是最关键的第九次叠符术叠加。

  这一次比前几次的叠加更加困难,因为过多的叠加导致符箓结构变得不够稳定。

  每一次神念牵引都要小心翼翼,却又不能有丝毫停顿。

  他叠加的是“锋利”符箓,共需要链接49个节点,通过7条神念牵引线来同步引导,并对一个个符文进行完善。

  前面的8次叠加已经将整个“锋利”符文基本补充完善的差不多了。

  这第九次就是查缺补漏,将前面8次的叠加间隙勾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符文。

  只要这第9次叠加时,能将所有符纹尽数勾连,形成完美闭合,就算成功。

  张麻全神贯注地超控着神念,不敢有一丁点的马虎。

  这其中就要说一下神通“养神”了,这两年里,在“养神”的滋养下,神魂力量提升巨大。

  这神念叠符术能够成功,“养神”神通功不可没。

  小心翼翼的完成最后一笔,符剑瞬间金芒大盛,直至金光暗淡。

  张麻大喜,将符剑端在手中,仔细观看。

  符剑仅3寸长,纤细如儿童小指,但此时符剑散发着极端锐利的气息,剑尖锋芒四射,已是一柄一转符剑。

  手指一点,符剑飞出,由于是张麻以神念叠加洗练,故此操作如意。

  只见一道白芒在身周极速穿行。

  神念一动,符剑飞出十数米之外,围着一株碗口粗细的竹子一绕,不见丝毫阻力,就已经竹子切断。

  再一转念,符剑白芒一闪,已回到身前。

  张麻吸着气,暗道怪不得剑修一向看不起其他职业。

  眨眼间生死两分,果然可怕。

  看了看符剑,这道符剑他以坚固打底,锋芒为锋,稳定为锷,牵引为核心折叠而成。

  其中剑身正反使用了两道坚固符箓,这是他经过反复计算出的。

  这与他的基础符箓所转化的符剑不同。

  那是他以“如意”特性使基础符箓转变为剑的形态,具备一定的剑的特点。

  其实只能做简单替代,不能长时间使用。

  而这柄由“折符术”制成的符剑则不然,已经具备剑的一切特性。

  并且只要不损坏,他就可以将符剑收回,放置在魔方中温养修复。

  剑修的飞剑炼制极其困难,飞剑可不只是就以神念控制剑在空中飞行进攻这么简单。

  那是必须以剑意附着飞剑,日夜洗炼,再辅以剑术,这才是飞剑的真正可怕之处。

  张麻此时的符剑虽然也能飞行,其实就是依靠符剑附着的牵引飞行。

  利用锋利符文发起进攻,与真正的飞剑相比,差之万里。

  张麻的本意也不是说要炼制飞剑。

  而是借助“叠符术”对“折符术”进行强化,使之成为日常攻击手段。

  打量符剑几眼,满意地将符剑放置在魔方“精炼”中温养。

  在这些格子里,已经有很多由各种“折符术”制成的符箓。

  这些都是张麻心血来潮各种灵感爆发及感觉有用的符箓,都已叠加多次,虽然没有一转,却也增加不少威能。

  在住所四处转了转,近两年里,听竹轩变化不小。

  根据自己的需要,他以符箓召唤“营造力士”。

  按照需求,隔三差五的修建各种建筑。

  闭关只是暂时不与外界接触,可不是枯坐。

  张麻只是为了免除打扰。

  实际上,与外部一直也没断了联系。

  发布任务收集了大量的废弃法器等物。

  这些都是炼制失败后产生,有的法器失败只是功能缺失或是威能不足。

  可有些法器一旦炼制失败,各种材料会熔锻在一起,无法分离,成为废料。

  而且有时还会导致出现异常辐射,对环境及生物造成危害。

  这些废弃物毫无价值,还要花费资源进行清理,费时费力还没有价值。

  张麻就将此类任务都接下,并且发布任务收购。

  由于多年的积存,大量的废弃物全被宗门送了过来。

  特意圈出一块空地来堆放,设置了隔离阵法,以防辐射扩散。

  张麻算是吃饱了,魔方中的“分解”功能,不停歇的全力运转。

  九成散于天地,回馈自然。

  要知道这些废弃物其实也都是珍贵材料炼制。

  废弃后相当于纂取天地好处,不但没有对天地形成反馈,反倒是如同肿瘤一样对天地造成危害。

  而张麻在“分解”中,不但获得了“清浊”二气。

  而且“清浊”二气频繁由听竹轩回归天地,导致这里的环境慢慢发生变化。

  灵药的质量、灵果树的品质、空气中灵气的活跃度都有了提升。

  而最大的收获则是来自天地的反馈。

  这个是无形的,没有具体实物。

  但张麻发现,每当自己将“清浊”二气回返天地后。

  进行符箓推导或感悟研究阵法时,思维会变得活跃,灵感不时迸发。

  而且在此时进行炼制符箓时,成功率会比平时高一些。

  在闭关的这段时间里,多次启动魔方中的“资源”,按时抽取资源,得到不少有用物品。

  光是红蓝药水就积攒了近10组,他将其中5组进行了精炼。

  价值最大的是他得到了“护身符”专用手镯炼制方法。

  他把这个炼制方法上交给老师月桂真人。

  仅凭此一项,月桂真人就得到符箓学宫2级进阶贡献度1次,及2级贡献点30点,借此荣升符箓大师。

  符箓师的符囊是所有符箓师的痛。

  全身上下几十个口袋,懂得越多的符箓师,身上的口袋就越多,常被其他职业嘲笑为“乞丐装”。

  而“护身符”专用手镯的好处是你可以将所有的符箓都放置在手镯里。

  祭炼后,自己所想要激发的符箓可以第一时间由神念牵引出来。

  不但避免了记忆不清导致的取用错误及反应时间,关键是终于可以告别乞丐装了。

  这一法器得到了所有符箓师的一致认可。

  而月桂真人也被所有符箓师感谢。

  由于是月桂真人贡献出来的,得到命名权,与张麻商议后,命名为“如意护手”。

  自此而后,符箓师终于可以嘲笑其他职业了。

  因为所有的修行者职业多多少少都存在这个问题,只不过符箓师是最显眼的一个。

  而接下来就轮到了咒法师,天下法术浩如渊海,而施法就一定需要施法材料。

  虽然多数施法材料由于五行属性居多,可以通用,可身上的口袋依然不少。

  符箓师的整体换装引发了修行界的装束浪潮。

  其他职业纷纷受到刺激,齐齐将注意力集中过来。

  “如意护手”这一法器,给了其他职业不少的灵感。

  根据对法器炼制图纸的深入研究,很快,其他职业也相继研究出适合自己职业的专用法器。

  所有职业在这一方面的的确确承受了符箓学宫的人情。

  各职业统一将此专用法器沿用符箓学宫的称呼,统称为“如意护手”。

  “如意护手”的出现,实实在在地加速了东域修行界在空间储物方面的研究。

  牵一发而动全身,张麻在用自己的行为一点一滴的改变着、推动着修行界的进步。

  这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艰苦的过程,而张麻享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