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知道了

目录

升序 倒序

怒海覆清1852 共1160章

目录
阅读设置

阅读设置

手机阅读
加入书架
回到顶部

第九七五章 投资欧洲_怒海覆清1852

  • 书名:怒海覆清1852
  • 作者:董王不懂
  • 本章字数:3471
  • 更新时间:2025-05-17 18:06:48

  “尊敬的元首殿下。”阿达尔伯特亲王来到董良一米外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

  众人都感到惊诧,这位亲王殿下到底要做啥子?

  阿达尔伯特亲王在一米外对董良鞠躬行礼,这是面见君王的礼节。

  其实这位亲王只是觉得自己有求于人家,自然是要客气一些。

  欧洲人也注重礼节。

  董良向前走了一步,伸手与阿达尔伯特亲王的手握在一起。

  两人并肩而立,面向华族的记者。

  一时之间,镁光灯闪烁,整个现场变得热闹起来。

  阿达尔波特亲王的身后是一个发际线极高留着大胡子的年轻外交官。

  “你好俾斯麦先生。”董良微笑着和这个年轻人握手。

  俾斯麦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元首。虽然之前在报纸上看到过他的照片。

  但是真人比照片上看起来还要年轻。只是再年轻的外表也掩饰不住董良睿智的眼神。

  那眼神似乎能够将其看穿。

  俾斯麦心中有些小激动,难道这位东方的元首陛下专门研究过他的资料吗?

  董良自然是知道这位俾斯麦先生的。

  为了不让跟在后面的奥地利代表贝格感到被区别对待。

  董良没有跟俾斯麦多说什么。

  反正他们要在华族呆一段时间,后面有的是机会。

  众人来到了码头上,一列黑色的轿车已经停在那里。

  众人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车子,与马路一侧成排的高楼呼应,给人带来一种科幻的感觉。

  在欧洲人的印象中,东方遍地黄金,但是这里的人却愚昧无知。

  这里是科学的荒地,是落后的国度。

  俾斯麦与阿达尔伯特亲王坐上了一辆轿车。

  轿车的后座上是松软的沙发座椅,内部有精美的皮质内饰,车门上有半截是玻璃车窗。

  这窗户竟然还可以手动放下。

  真是太神奇了。

  车队在马路上缓缓行驶,一侧是繁忙的黄浦江码头,另外一侧是联排的高楼。最高的楼房已经有十几层。

  一座巨大的钟楼非常显眼。

  叮铃铃的声音响起,马路的一侧,一辆电车与车队交替而过。在这样的一个大城市里,竟然都很少看到马车。

  上海滩这里不仅有运送人的电车,还有运送货物的专用电车。

  马车减少之后,交通更加顺畅了。事故降低,环境都跟着变好。

  车队一直开到了豫园。这是一座中式园林,现在是华族官方的宾馆。

  接下来的时间里。整个使团都将住在这里。

  下午的时间,董良也没有浪费。他在自己的住处见了一些人。

  首先过来的便是胡光镛。

  胡光镛这半年来渐渐淡出了股票市场。这是董良的要求。

  握着未来基金这么庞大一笔钱,胡光镛完全可以操纵股市,这样确实可以赚到快钱,但是这并非是董良所需要的。

  他希望这笔钱能够用到该用的地方,这些方面是要对华族的发展有利。

  “草民参见元首。”废除了跪拜之后,华族现在流行的是鞠躬和拱手礼。

  而鞠躬礼通常只对自己的长辈和上位者行。

  胡光镛的腰弓到了九十度,停顿了两秒才抬起来。

  董良见怪不怪,对于这样的人,你要给他们表忠心的机会,否则他们就要胡思乱想了。

  “元首,这是最近的运营报告。”胡光镛将一张A4大小的纸头递到了董良的面前。

  董良一眼扫过。未来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大都是那些新成立的公司。

  而且其中以电力、机械制造为主。

  其中还有一些是跟华族的商部合作。比如上海电报机厂、常州拖拉机厂、上海电力设备研发制造公司、江户制造……

  竟然将业务都发展到了扶桑。

  “扶桑的业务是李鸿章邀请你去做的,还是你们自己去投资的?”董良抬眼问道。

  胡光镛的心里咯噔一下。元首可是说过,绝对不能打着元首府的名义去做事情。

  不过这事他确实没有以元首府的名义找过李鸿章。

  “元首,扶桑现在也是华族的地盘,江户等地方的制造业几乎为零。属下就与人去投资了一些小产业。当地的人力成本比较低,可以投资一点纺织业和制造业。”

  董良没有再说什么。李鸿章到扶桑去管理华族直辖区,确实需要一些产业。

  而且董良也要求李鸿章要将那些直辖区建设得比周围的附庸藩国要强。

  董良在纸头上还看到了一家船运公司。

  “这家船运公司是跑哪里的?”现在华族内部跑扶桑、远东和南洋地区的船运公司已经比较多了。毕竟这些地方有中等大小的木制帆船就能跑,门槛比较低。

  他不希望胡光镛还去跟这些商人抢饭碗。

  “元首,咱们投资的这家船运公司主要是跑南美的。最近已经有船从那里运来鸟粪肥,这东西的增产效果非常好,而且咱们的粮价现在也涨了。不过咱们还没有专门的船运送鸟粪肥。华族船舶集团设计了一种专门的运矿船,可以实现传送带装卸。我们合作开了这家船运公司,订购了十艘这种大型运矿船。”

  董良不禁眼前一亮,这种模式也不错,未来基金提供资金,船舶集团提供船只,然后运营航运公司,专门从事某一单一项目的运输。

  这样能够节省大量的运营成本。

  他当即点头道:“你们这种模式倒是不错。”

  “这样,如果可以的话,咱们基金再加大对西域的投资,现在很多商人觉得那边在打仗,不敢过去。实际上越是这样战火纷飞的地方,机会就越多。西域有很多矿产资源,就像刚刚发现的油田。除此之外,那里还有金矿、铜矿、煤矿,还有玉石矿。”

  董良让胡光镛去投资西域,是想要让他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除了华族官方的移民实边之外。商业活动也可以增加当地的人气,这样增加的人口,还不需要政府提供一分钱。

  “是,元首。”董良的命令,胡光镛自然会毫不保留地执行,毕竟这些钱本来就是人家的。

  当然了,元首府每年给胡光镛开出的年薪达到了上万华元,也是非常高的,普通人根本就难以想象。

  他原本在浙江的那家小钱庄的股本也就五千华元而已。

  董良没有继续说话,但是胡光镛似乎没有要走的意思。他知道这位一定是有什么事情想要求自己。

  “元首,这次德意志邦联使团过来,其中还有一些商人和银行家。我想这是我们插手欧洲生意的好机会。”

  原来胡光镛是打着这个主意。

  董良实在没有想到这个家伙的野心这么大,竟然已经开始打起了欧洲市场的主意。

  未来基金是做投资和货币生意的。要到欧洲做生意,大概率是要参与到对方的股市中去。

  “你想要与这些欧洲商人接触?”董良问道。

  胡光镛点头道:“当然了,这需要元首您点头。”

  董良沉思了一下,这么庞大一笔资金,确实不能仅仅放在国内,而且胡光镛这么长时间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他有走出去的实力。

  上一次与英国资本在上海的较量中他就轻松取胜,狂赚了数百万华元。

  “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最好先到柏林投资一些产业,在那里站稳脚跟之后,再进军他们的金融业,而且这事情一定要做的隐秘。这帮白人有时候也会不按照套路出牌的。”

  董良不是危言耸听,到时候被他们查出来是华族的资金,直接被黑了都有可能。

  反正距离那么远,华族也不可能打过去。

  胡光镛当即面露喜色道:“是,谢元首。属下会小心谨慎的。”

  他是有个有野心的人,现在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走出去与那些洋人金融家一较长短。

  董良想了一下又补充道:“我有两家普鲁士企业可以推荐给你,一家叫西门子,专门研究电力的,在欧洲,他们的电力研究走在前列,不过还没有形成产业,只在实验室阶段,你派人去找西门子兄弟,为他们提供资金,但是我们要那家公司的控制权。就连技术上也可以给他们一些支持。”

  “另外一家公司名叫克虏伯兵工厂,他们主要从事炼钢和军火生产,你去跟他们谈,这家工厂,我们不需要控制权,只需要一些股份即可。不过我们要送一些人去他们那里参与研发。”

  胡光镛认真地听着,他知道董良做出的这些安排都是有目的的。

  有些事情要刨根问底,有些事情你只要知道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就要。胡光镛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不过董良似乎还没有交代完。

  “另外,你用我们的资金到巴伐利亚王国寻找地方建立一座研究所,收拢一些周围帮过邦国的科研人才。”

  董良知道几年后,普鲁士和奥地利将会有一场大战,到时候他们可以利用这场战乱,将欧洲的人才收割一批。

  但是这种事情必须要提前做,这样才能够不留痕迹。

  “属下明白了。”胡光镛将董良说的事情都记录了下来。

  可是董良还没有说自己该如何与那些人接触呢。

  “你回头去找张主任要一份邀请函,晚上去参加外交部的欢迎晚宴,在那里你能找到需要的人。”

  他就知道,这事情就是元首一句话那么简单。